返回 NBA:我真的不是控卫之神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6章 安田屋[2/2页]

    产品为日本传统饰品。

    现在经营遇到了困难。

    负债累累。

    马上就可能破产倒闭。

    现在看来,这家安田屋还是有些值得收购的价值的。

    起码,以周??的眼光来看是这样的。

    安田屋的经营者也不是那种固步自封,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的家伙。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70年代,也就是安田屋经营状况最好,利润最丰厚的时候。

    安田屋的掌舵人就认为,传统饰品在未来的发展很可能会遇到瓶颈。

    一旦销量上不去,企业又投入了太多资源。

    很可能就会因为成本过高而拖垮企业。

    于是,安田屋当时的当家人做了两个决定。

    第一是把部分产能搬离日本,首选就是东南亚。

    最终确定的是人工便宜的泰国。

    很长一段时间,泰国的工厂就是安田屋盈利能力最强的工厂。

    可惜,一个分工厂经营得再好,也救不了总部。

    后来又赶上了亚洲金融危机。

    泰国工厂只能关门大吉。

    第二个决定则是经营方向的改变。

    安田屋几百年都是做传统饰品的。

    当时的当家人认为,这些传统饰品虽然利润更高,不过消费量却不大。

    而且很容易就有可能达到产能的天花板。

    而体育用品虽然单个的利润相对较低。

    但市场消费量大。

    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回个家注意个人健康。

    愿意在体育运动方面花钱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于是,早在上世纪70年代,安田屋就开始了在体育运动用品方面的研发投入。

    只不过,在这方面,日本人喜欢钻牛角尖的毛病又犯了。

    事实上安田屋的研发组早在70年代就已经有产品拿出。

    此后,更是不断有新品推出。

    只不过,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

    安田屋的新品从来没有被当作商品售卖过。

    “我们可是一家有400年历史的老店。”

    “虽然在此之前我们从来没有售卖过体育用品。”

    “不过作为老字号,我们也有自己的坚持,由我们自己的尊严。”

    “那些半成品怎么可以拿出来售卖?”

    “这种垃圾,拿出去卖,只会砸了安田屋400年的金字招牌。”

    每一次,这种话都会被拿出来说事。

    可事实上,在周亚看来。

    即便当初最早的一批产品,拿到现在来卖,也未见得就有多么不好。

    不能打开欧美市场,那倒不会拿到非洲去卖吗?

    不要说非洲,就是在东南亚,这样的产品也不见得有多不好。

    当然,即便是安田屋最新的产品。

    放在主流市场上,也只能算是低端货。

    不过,低端产品也一样是有人愿意买的。

    “真想不到,一家企业,投入了那么多钱搞研发。”

    “也有不错的产品。”

    “结果也会因为自己的固执把自己搞到要破产。”

    “这种人也可以当企业家。”

    “是企业家在日本的门槛太低了吗?”

    看着手中的资料,伊森·琼斯不由发出感慨。

    当看到安田屋这几百年都是同一个家族在经营。

    永远都是爸爸死了,长子继承,伊森似乎也明白了安田屋到底发生了什么。

    不过这种看似培养了能力最出众的长子来继承家业的家族企业,内部也一定有不少空隙可钻吧。

    即便是周??也觉得,这次的收购,很可能不会太困难……

第66章 安田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