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大秦我为皇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五十五章 大秦太平年[1/2页]

    西南之地,长达近半年的战乱,几乎摧毁了西南的一切。

    在这场战乱终于走到终点时,大秦也终于引来期盼依旧的太平年。

    新年这一天,秦国上下,多偏远也好,多繁荣之地也罢,家家户户聚在一起,生火烧饭。

    这是举国连夜饭,无数人忙碌在一起,人人脸上都挂着前所未有的欣喜笑容。

    孩童们在嬉闹,唱儿歌,大人们在忙碌,热火朝天,让本来十分寒冷的冬天,竟在这热闹中变得暖和起来。

    寒冬冷的是身体,大火可以抗拒,而这份热闹,最终暖的却是人心。

    这个太平年,是中原百姓十几代人,连续期盼了数百年才得到的,对于整个大秦来说,当真难能可贵。

    虽然大秦如今元气恢复了不少,今年的收获更是不小,但大秦地域太广,以至于还有很多地方,依旧有人吃不上饭。

    这些人只能依靠救济,而在这大年之时,为了让这些人也融入太平年中,官府开始开仓放粮,准备让这些人过上一个热热闹闹的大年。

    不过在官府开仓之时,却发现各地竟无任何一个百姓前去领取粮食。

    一打听之下才知道,竟然有人在提前三天,就已经挨家挨户放粮。

    每一家以人头计算,竟然每个人都得到了两百斤以上的粮食。

    两百斤粮食看起来不多,与今年很多收获颇丰的人家比起来,甚至都算不了什么,但在两年前,两百斤粮食,那可是巨富。

    很多一家三口,一天只吃不到半斤粮食,很多东西都只能去山里面采摘。

    甚至于有粮食吃的,都算奢侈了,很多人除了吃野菜,就是啃树叶,连粮食是什么味道,几乎都忘记了。

    也就是说,一家三口,每天半斤粮食的那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总共也就吃不到两百斤粮食。

    如今,这些人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到两百斤粮食,对于这些人,接下来的一年,都将过得十分富足。

    而大秦,如这样的贫困之人,少说也有数百万。

    不是说这些人懒惰,没有按照大秦的政策去做。只是这一年的变化发生得太大,大到很多人甚至一时间都反应不过来,根本无法适应。

    很多地方不适合很多粮食种子,结果种下去之后,收获只能归还朝廷的粮食种子,接着,连土地税都交不上,更别说吃饭了。

    所以大秦发展的快,很多地方依旧会不自觉落后。

    不过来年,想必有了这一年的经验,这些地方也将彻底改革。

    只是那到处放粮的人,此次却注定是要亏了血本了。

    数百万人,不算多,就算五百万人,每个人两百斤粮食,一万人就是两百万斤,五万人就是一千万斤,换算之下,就是五千吨,再乘一百倍之数,五百万人,就需要五十万吨粮食。

    五十万吨粮食,这个概念,远远超乎常人所难以想象。

    在这个时代,军队中的粮食计数,大多以石作为计算。

    这五十万吨粮食,换作石为单位,那就是三千万石还要多。

    这个数量,几乎赶上以前,中原较为兴盛时,各国还没灭亡时,所有国家收成的一半以上。

    即便放在今年的大秦,都比得上二十分之一的收成。

    要知道,如今的大秦,朗阔的可还有南境之地,幅员辽阔,收成也就这二十多倍。

    可想而知,这粮食的馈赠,耗费了那主人家的多少家底。

第七百五十五章 大秦太平年[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