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辽东雄狮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二回 股票[1/2页]

    “经略,这是您去年离开之前,吩咐我做的股票。”

    主管辽东银号的何斌,从包袱里拿出几张一尺长,三寸宽的纸片,放在杨承应的办公桌上。

    纸片是比照宝钞的规格做的,最顶端写着一行——辽东远洋贸易商会股票。

    顶端的左下角,印着股票的编号。

    再往下就是具体内容。

    从右到左分别写着,商会创始年份,发行日期,股金总额,每股金额,股东户名(空着),股数。

    最后是商会会长姓名,分会会长姓名。

    最下面,有一行小字,写着——辽东银号旅顺港分行监制。

    “不错!”杨承应点点头,“看得出,你和曹振彦等人是下了功夫。”

    “谢经略夸奖。”

    何斌挠了挠头道,“这股票和纸币有什么区别吗?”

    “纸币是货币,而股票是相当于百姓问乡绅借贷的凭据。”

    杨承应笑着解释道:“远洋贸易很花钱,也很赚钱。以前别人不肯入伙,是怕咱们搞砸了,他们血本无归。

    现在有了股票,他们就可以花钱购买,并且允许转让。

    我们就可以省很多钱,并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

    何斌听了,眼前登时一亮:“好啊,这叫‘无本买卖’。”

    “怎么可能‘无本’,我的军舰就是本钱,还有辽东的土地。”

    杨承应笑着说道:“这世界上就没有无本的买卖。”

    “那,属下这就着手发出去。”

    何斌忽然想起了什么,又问道:“纸币可以兑换银子了吧?”

    “可以。”杨承应点头道。

    纸币刚出来,杨承应不许兑换白银。

    不光是为了防止造假,还有一方面是产量没跟上来,很容易造成通货膨胀。

    如今,纸币储量已经上来了,无限接近于储备金。

    可以允许开放纸币购买银两这条。

    富商们都等着,谁也不想带着沉甸甸的银子,到处跑。

    “发行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超过准备金太多了,如果无限发行,纸币很快和宝钞一样成为白纸。”

    杨承应叮嘱道。

    “好的,您就放心吧。”何斌收起股票,退了下去。

    股票,不是横空出世,而是伴随着商业活动的需要而出现。

    世界上最早的一支股票,可以追溯到一六零六年,荷兰的东印度公司。

    他们为了进一步扩大海外贸易,用发行股票的方式,获得资金。

    杨承应也要这么做。

    而且,与国外有些不同,辽东的海外销售主力是布匹。

    这和生产力有关。

    比如李朝,他的百姓基本是靠布匹交易。

    倭国,以小米为主,所以德川吉宗又被称为米公方。

    杨承应以股票取代以前的凭据,以布匹作为锚,牢牢地稳住远洋贸易利润。

    不仅可以壮大商会本身,扩大海军的实力,还能反哺陆军。

    为了确定布匹的生产情况,杨承应来到了位于广宁的纺织分厂。

    这是一个女工为主的厂,男人不许随便进出。

    即便是杨承应,也只带一两个随从。

    也不用担心被刺杀,女工厂里有女兵营的女兵呢。

    分厂的主管,正是陈邦选的夫人,菜儿。

    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见到杨承应,也和以前不一样,恭敬地施了一礼。

    “我听陈邦选说过,你这位夫人,在家和在厂里是一样的,风风火火。”

    杨承应一边观察着织布机,一边笑着和菜儿打趣。

第六百三十二回 股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