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5章 上报[2/2页]

    所以,对现在的陈奇瑜来说,自己只要保证延绥镇内不出现大规模的兵乱与流贼,那他调任南方当巡抚之事就稳妥了。

    可偏偏事与愿违。

    当张伯鲸与萧远将清平堡官军作乱的消息告诉他时,他的神色大为一惊。

    随后,他的第一反应便是召来刘博源与王定金,询问此事的详情经过。

    不过,陈奇瑜又转念一想,就算知晓了此事的详情经过,也无太大作用了。

    官军闹饷作乱之事已经发生,黄恩德等四人也已被乱铳打死,此事已经彻底被平息了,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

    而且,陈奇瑜现在要的是一切求稳,不希望将此事扩大化,平稳的等待京城来的圣旨,好让他调任南方。

    因此,陈奇瑜赞道:“刘同知果然是一名能将,处事果决,治军严谨,日后定是以为帅才!”

    见陈奇瑜这般言语,张伯鲸岂能不明白他的心思。

    他连忙附和道:“陈大人说的极是,刘同知能迅速的平息官军作乱,实乃功劳一件啊!”

    “是的,本官还要为刘博源请功才行!”陈奇瑜点头道。

    一旁的萧远顿时喜出望外,同时心中也生出疑惑。

    为何陈奇瑜不追究刘博源斩杀黄恩德等四人的罪责,反而还要为他请功呢?

    萧远思来想去还是猜不透陈奇瑜的心思,无奈的只能摇头。

    见得萧远的这副神色,陈奇瑜只是微微一笑,道:“萧大人,无需想太多,你只要知道,此次刘同知是有功就行。”

    “是,下官明白!”萧远回道。

    ......

    崇祯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清平堡官军闹饷已是过去了几日,其影响也慢慢被淡化了。

    时任清平堡操守官王定金因镇压乱军不力,被调离清平堡,操守官一职便空缺了下来。

    后经张伯鲸提议,清平堡操守官就由刘博源兼任,巡抚陈奇瑜也无甚意见,便同意了此提议。

    十二月初一。

    刘博源再次来到清平堡,随之带来的还有大批的粮饷。

    与怀远堡的整顿模式一样,刘博源亲自上阵,开始整顿清平堡上下。

    从人口的重新统计,屯田的丈量与开荒,老弱病卒的裁撤,官军的实际人数统计,粮饷的及时发放,新兵的招募与操练等等。

    虽然在整顿过程中,总会损及到部分官员的利益。

    但是,面对着驻扎在这里的五百精锐官军,这些官员也只得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不敢有丝毫的举动及怨言,并且在城北堡外的空地上,那些乱军的鲜血还没洗去呢。

    于是,在经过了近半个月的时间整顿后,清平堡开始逐渐热闹的起来。

    每天的早上,堡内的军营里就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那是官军们在刻苦的进行操练;堡内的军户们也没有闲着,在副千户张旺与百户李大勇的带领下,开始对清平堡的环境卫生进行大清扫,之后又带领着军户们开荒屯田,兴修水力等。

    清平堡的一切都在向着刘博源预想方向发展。喜欢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请大家收藏:

第165章 上报[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