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27章 巡抚变色,隆重祭拜[2/2页]

    随着挥洒的纸钱四处飘散,一面面如林的白幡也在空中飞舞。

    苍凉的唢呐声响彻天际,更是平添了一份哀绪。(唢呐,没有送不走的魂。)

    在一阵阵鞭炮声中,一个个骨灰盒被埋葬在了公墓里。

    刘博源亲自铲土,埋葬这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们。

    此次辽东之战,威武军伤亡人数高达一千八百多人。

    当中,阵亡人数更是达一千三百多人,且绝大多数都是阵亡的骑兵。

    骑兵交战,永远是最残酷的,也是阵亡率最高的。

    埋葬完骨灰盒后,接下来便是修葺立碑,撰写碑记,以供后人知晓先人的事记。

    之后,阵亡将士们的灵位则是被请进了英烈祠中。

    这座位于榆林北城外的英烈祠,原本是一座香火断绝的关帝庙,后被刘博源命人翻新扩建,便成为了一座供人祭拜的英烈祠。

    将灵位请进英烈祠后,该是进行最后的祭祀仪式。

    凡国之大事,必在祀与戎。

    祭祀,也是一个非常严谨且严格的仪式,通常有两种体系。

    一种是官府祭典,也就是官方所组织的。

    一种是民间祭祀,也就是百姓们自发组织的。

    刘博源所组织的祭祀,自然是官祭。

    牲畜、供品、金钱、黄钱、香、酒等祭品早已备好。

    在一道震耳的响炮声后,主持祭祀仪式的引赞执事高喝道:“祭拜开始,奏哀乐!”

    乐声响起,刘博源等一众祭拜人员神情肃穆,目光望着堂中的灵位。

    “请上香!”引赞执事高喊。

    刘博源上前,接过引赞执事递来的三支正燃烧的长香。

    “鞠躬!”

    “一鞠躬!”

    “再鞠躬!”

    “......”

    鞠躬完后,刘博源将三支长香插入到香炉之中。

    同时,英烈祠外的数百威武军将士,也高声唱起威武军军歌。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息更无语,血泪满眶。”

    “......”

    看着堂中那密密麻麻的灵位,再听着外面嘹亮的军歌,刘博源的眼中不禁流下了泪水。

    就连那些围观的百姓们,也是不禁潸然泪下。

    也许这些百姓们与阵亡的将士没有什么关系,但将士们是为国而战,是为保护百姓们而战,那就值得敬佩,值得尊重。

    至于阵亡将士们的家属,虽然家属们已是哭的泣不成声,但见到自家男人或自家儿子能进入到英烈祠,享受香火的祭拜,心中也是觉得一片安心。

    而且,永昌侯还给阵亡将士们的家属发放了一笔数量不菲的抚恤金。

    另外还有,家属们每月还能拿到一定的钱粮补贴,家中的粮税也会有半成的减少。

    当中的各种优待,足以保证家属们的生活过得下去。喜欢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请大家收藏:

第827章 巡抚变色,隆重祭拜[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