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37章 百官震惊,各将追赠[2/2页]

    初次见到洪承畴时,还是在崇祯七年的三月份。

    当时的刘博源正跟随着五省总督陈奇瑜,前往中原之地围剿流贼,洪承畴与各省巡抚及总兵等一众官将,在河南陕州迎接陈奇瑜的到来。

    这是刘博源与洪承畴的第一次见面。

    虽然两人并没有什么交流,且以刘博源当时的官位,也确实无法引起洪承畴的关注。

    但对刘博源来说,洪承畴的名声还是非常之大,尽管‘洪屠夫的名号并不好听。

    而刘博源与洪承畴真正的交流之深,还是在崇祯十四年的松锦之战,那时的刘博源已是身居永昌伯之位,且还拥有着天下第一军的威武军。

    在强大的实力面前,蓟辽总督洪承畴不得不十分的重视刘博源,并对刘博源多有倚仗。

    也正是有了这些相互交流之后,刘博源才对洪承畴了解颇深。

    洪承畴能以一个文人的身份,镇守辽东数年之久,极力抵挡住了东虏的进攻,这在统兵能力上来说,确实是十分出众。

    而且洪承畴在处理各军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的老练成熟,能够积极的调动各军将领,从而使得辽东局势一直处在稳定的状态。

    若非不是洪承畴的身体原因,恐怕辽东局势根本不会变得如此糜烂,也许奴酋多尔衮不可能轻易的攻占锦州、宁远等城池。

    而在洪承畴因病身亡之后,辽东局势才会变得如此糜烂,使得大明接连的丢城陷土。

    从另一方面来说,虽然洪承畴没有什么功劳,但还是有苦劳的。

    如今,洪承畴被追赠为英都侯,其长子又袭承伯爵之位,次子荫锦衣卫同知等各种优待也是不少。

    总得来说,崇祯皇帝的这次做法,还是非常的大方。

    “......京营新军总兵忠勇伯符应崇英勇无畏,与东虏历战而亡,其忠心日月可泣......为彰显皇恩浩荡,特追赠忠勇伯为忠勇侯,其子世袭侯爵之位,赐丹书铁券......”

    “有赏华冠蟒袍意见,玉圭一枝,皮弁冠一副......金钩玉佩一件,锦绶一条,华冠常服罗一套......”

    “......其尸身可葬于天寿山之下,赐予公爵规格入葬,望其子孙后代效忠......”

    相比于洪承畴死后的优待,符应崇的追赠更是显得光荣一些,其子不仅世袭侯爵之位,还赐予丹书铁券,又是一个勋贵家族的出现。

    还有更为光荣的,便是入葬在天寿山之下。

    要知道在天寿山,葬的可都是大明历代皇帝,也就是皇陵所在。

    如明成祖朱棣的长陵、明仁宗朱高炽的献陵、明宣宗朱瞻基的景陵、明英宗朱祁镇的裕陵、明宪宗朱见深的茂陵、明孝宗朱佑樘的泰陵、明武宗朱厚照的康陵、明世宗朱厚?械挠懒辍⒚髂伦谥煸睾蟮恼蚜甑却竺魇??辍#ǔ珈趸实鄣乃剂昊乖诮ㄔ斓敝校

    符应崇能够入葬在天寿山下,那是何等的荣耀。

    “......山西总兵周遇吉戍边多年,多次挫败东虏袭扰,护得边地军民百姓安危,其功劳甚重......辽东之战不畏生死,亲上战线与敌厮杀,斩获东虏首级无算......”

    “今特追赠周遇吉为安北伯,加封五军都督府左都督,荫一子为锦衣卫佥事......还望诸君当以安北伯为榜样,不计个人生死,护我大明边地军民百姓安危......”

    “钦此!”

    随着王承恩的声音落下,又是一阵齐呼万岁之声,整个奉天殿前一片热闹。喜欢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请大家收藏:

第1337章 百官震惊,各将追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