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76章 收到情报,离京避开[1/2页]

    京师,鸿胪寺馆。

    后院书房之内。

    榆林亲王刘博源静静地坐在太师椅上。

    在他的手中,正拿着一份刚由南京情报司送来的紧急情报。

    待得刘博源看完了情报上的内容后,不由得微微翘起了嘴角,脸上也是露出了一抹冷笑。

    “呵呵!看来这个突然散播的谣言,显然是在为即将登基称帝的惠王朱常润,提前做好铺垫。”

    “什么得位不正?什么篡改遗诏?什么没有处理朝政的经验?还有惠王朱常润竟然有着贤王之名,这真是颠覆了本王的认知底线。”

    “弘光皇帝朱慈?R竟还联合了本王实行兵谏,谋夺了本该是属于惠王朱常润的皇位,这更是造谣的没有半点尺度。”

    “南京各部官员与一众勋臣们,难道就只为了自己的利益不被受到侵犯,就敢做出如此毫无底线、毫无忠心可言的事情吗?”

    “国朝优待官绅两百多年,竟然养出了这么一批狼心狗肺的官绅士族,这实在是让本王震惊不已。”

    刘博源低声呢喃,双眸之中闪过了一抹冰冷的寒意,心底更加坚定了铲除这些毒瘤的念头。

    朝廷优待官绅士族,免除一切赋税,这应当会使得整个大明的官绅士族们更加效忠于朝廷。

    然而事实却是,大明朝廷所养出来的官绅士族们,根本没有丝毫的忠心可言。

    面对着大明朝廷所遇到的财政困难,官绅士族们不仅不想着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反而是继续侵占着整个大明的财富,使得朝廷的财政问题越发变得困难。

    若非不是刘博源进行了多次抄没家财的行动,上缴了部分的抄没所得,弥补了朝廷的财政空缺,也许如今的大明朝廷,恐怕就连官员的俸禄都会发不出来。

    还有刘博源所提出的官绅一体纳粮之策,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朝廷的财政问题,使得如今的大明朝廷逐渐稳定了下来。

第1676章 收到情报,离京避开[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