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唐锦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94章 文化攻略[1/2页]

    非是萧?自命清高,古往今来何曾有中原王朝正眼看过东洋、南洋那些个番邦蛮夷?王朝兴盛之时,讲究一个“四方来贺”,那些小国、土着算是一份妆点盛世的脂粉,派一支使团入京,献上一些土产贺仪,歌颂一番天朝上国威服天下、泽被四方,满足王朝上下的虚荣心,而后领取一份远胜贺仪十倍、百倍的赏赐兴高采烈的返回……

    在萧?想来,那些猴子一样的东洋、南洋土着大抵也只有这些用处了。

    至于其领地固然气候温热、水量充沛,但处处未曾开垦,烟瘴遍地蛇虫横行,那是人能待的地方?白给都不要……

    李二陛下有些不满:“你是两朝老臣,更是国之栋梁,朕有诸多国事要问询于你,怎能这般思虑凝滞、不思进取?”

    萧?一脸懵然,他现在虽然岁数大了精力不如从前,可朝中大事始终事事在心,不曾有半分懈怠,怎地就被训斥为“思虑凝脂”“不思进取”?

    他汗颜道:“老臣愚钝,还请陛下解惑。”

    李二陛下喝了口茶水,缓缓说道:“水师攻略两洋,可不仅仅是威慑其国、开通航道,促进对外贸易,还在各地租赁港口、土地,

    招募商贾、流民,

    形成无数国中之国,享有‘治外法权,

    使得其地已成吾之国土。同时为了使得那些移居于番邦异域的子民不至于两代之后便忘却根本,投入重金修建无数学堂,更从国内招募许多学子前往教授汉家学业。如今,那些移民海外的子弟能够享受正统之教学,

    不知多少番邦小国看得眼热,

    已经恳请大唐派驻学子,协助其国开办儒学塾堂、开启民智。”

    这件事萧?自然知晓,不过依旧不解李二陛下的意思:“此事繁琐,不易成行。大唐倒是有得是学子,

    但远赴海外、抛家舍业,

    家中妻儿老小、田地房产如何照料?去往海外之后,人地生疏,难免遭受意外,

    生活如何安置,安全如何保障?林林总总,繁杂之处不知凡几,还请陛下三思。”

    在他看来,大唐过自己的日子就好,何必理会那些番邦小国的请求?

    都是猴子一般的土着,大字不识一个,就算派驻学子又能教授些什么?他们开启民智,

    对大唐又有什么好处?

    完全是费力不讨好。

    李二陛下便摇头叹息,

    道:“你呀你呀,好歹也是国之宰辅,

    怎地眼光就那么一丁点儿?”

    他指了指书案:“左边那一摞奏疏最下面的一份,

    你拿出来看看,咱们再行讨论。”

    “喏。”

    被斥为“目光短浅”,

    这让萧?有些不忿,

    起身按照李二陛下的指示将奏疏取出,

    回来坐好,

    翻开见到扉页上一行字,“臣苏定方奏请援助两洋各国开战汉学教育”……

    一个舞刀弄棒冲锋陷阵的武将,

    居然也关心此等文化圈的事儿?

    萧?满腹狐疑,展开奏疏,

    一目十行的看完,凝眉沉思,深受震撼。

    奏疏当中第一句便是“吾华夏自上古以来,威凌天下、领袖寰宇,皆赖诸子文化之故也”……

    开宗明义,点明了华夏传承不绝之根源。正因为诸子学说构筑而成的华夏文化,代代传承不绝,才使得炎黄血脉绵延至今。不分大江南北,同源同种的文化传承促使华夏充满了极强的向心力、凝聚力,

    面对外地入侵之时能爆发出极强的力量,驱除鞑虏、护卫华夏。

    即使有朝一日王朝倾覆甚至被外族入寇,

    只要文脉不绝,便不会苗裔湮灭,沦为胡狄之属,

    乃至于可能反过来将其同化、驯服。

    尤其自汉以后,独尊儒术,孔、孟二圣所构建的儒学体系得以颁行天下,

    愈发增强文化之一统,给予华夏子民一道由内而外的坚固壁垒!

第3994章 文化攻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