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那座山[1/2页]
人生之路,恰似茫茫沧海中的行舟,波谲云诡,风雨无常。我们在这浩渺的征途上奋力划桨,时而被汹涌的波涛冲击得摇摇欲坠,时而被凛冽的狂风刮得迷失方向。在那些精疲力竭、几近绝望的时刻,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声音在呼喊:找一座山靠一靠吧,暂避这无尽的风浪。于是,我们怀着一丝期待,开始寻觅那座可以依靠的山。然而,当我们靠近,却发现有的山布满荆棘,尖锐的刺无情地扎破我们的幻想;有的山隐匿着凶猛的野兽,随时可能将我们吞噬。在一次次的碰壁与失望后,我们终于领悟,这世间最坚实、最可靠的山,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
回首往昔,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无数璀璨的星辰,他们无一不是凭借自身的力量,筑起了属于自己的巍峨高山。
且看司马迁,西汉时期的史学巨匠,他因李陵之祸而遭受宫刑,这是一种足以摧毁人意志的奇耻大辱。在那个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身体的残缺不仅意味着身体的伤痛,更伴随着社会地位的急剧下降和世人的冷眼与嘲笑。但司马迁没有在这人生的绝境中寻求他人的庇护以获得短暂的安宁,也没有被这巨大的打击打倒而一蹶不振。他怀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宏伟志向,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独自承受着身心的双重折磨,在历史的竹简上镌刻下《史记》这部不朽的史学巨着。他依靠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对史学的热爱,在史学的崇山峻岭中开辟出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成为后世史学家仰望的巅峰。
再观海伦·凯勒,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当她苏醒过来,眼睛烧瞎了,耳朵烧聋了,嘴巴也不能说话。从此,她坠入了一个无声、无光、无语的世界,仿佛被命运抛进了无尽的深渊。然而,海伦·凯勒并没有在黑暗中等待他人的拯救,她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知识的渴望,在老师莎莉文的帮助下,通过触觉和感觉来认识世界、学习知识。她如饥似渴地阅读,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了多种语言,并最终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她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即使身处绝境,依靠自己内心的光明,也能照亮前行的道路,攀登上知识与精神的高峰,成为全世界残疾人的楷模和精神领袖。
又如南非总统纳尔逊·曼德拉,他一生致力于反对种族隔离制度,为此付出了
27
做自己的那座山[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