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民族同化[1/2页]
第三百二十五章民族同化
如何同化一个民族?
李炎认为,除了种族之间的混血,更重要的是文化的认同。
他不由想起了后世看到的一些事情,土其人一直以自己是突厥人的后代而骄傲,而他们与雅典人又是世仇,然而现代的基因学经过测试后表明,土其人实际上只有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八的突厥和中亚少数民族血统,现代的土其人从血源上更接近于雅典人,大多数土其人都是雅典人的后代。
与此同时,基因学也显示,后世现代的汉民族与古代汉民族有百分之六十五的血源关系。
后世的汉民族,确实是古汉族的遗脉,特别是父系,更是没有太大的区别。
还有波黑的穆族,实际上血源上就是信任了清真化的塞族人,可是他们却与塞族长期战争,与克族结成了联盟。
从这点上来看,血源与民族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否则土其人也不会与雅典人成为世仇了。
那民族与什么有关呢?
李炎认为,民族认同血源上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关系,更大的关系在于文化的认同。
如果西域人认同了大唐的文化,使用汉字,说汉语,采用大唐的制度和风俗,那百十年后,这些西域人就是汉人,之所以向西域移民,不过是为了让这个进程加快而已。
所以,李炎下定决定,一定要同化包括突厥在内的西域各民族。
为此,李炎决定在西域各地成立一百个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的老师都由大唐的文人担任,教西域人说汉语,写汉字,用汉俗。
李炎相信,这样坚持下去,只需要几十年的功夫,西域人就会被汉民族所同化。
当然,西域是边远地区,刚刚纳入大唐不久,很多汉人不想到西域来,对此,李炎决定采用两个办法。
一是将大唐的囚犯流放到西域,让他们在西域戍边。
二是在西域建立定居点,为移民到西域的大唐人提供住处,然后送给这些大唐百姓牧场和耕地,这样一来,大唐百姓就可以在西域扎下根,对西域各民族进行潜移默化,时间一长,就可以将西域各民族一点点同化。
李炎在西域又呆了三个月,三个月内,李炎不但收服了西突厥,也让西域各国臣服于大唐,至此,大唐的疆域随着李炎的这次西征得到了极大的扩张。
三个月后,已是秋季,风吹草低。
西域的一切终于稳定下来,西域都护府已经建立,老将薛万彻还是很有能力的,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李炎很是放心,带着毗达回到了长安。
此时的李世民依旧没有回到长安,李炎在西域的所作所为让李世民感到很是满意,不过因为对西突厥的用兵,大唐与高句丽之间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用兵。
镇守营州的卫国公李靖不断派出一支支小股部队骚拢高句丽,以耽误高句丽的农时,消耗高句丽的战争潜力。
高句丽人无法防止唐朝的进攻,就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派出一些小股军队潜入大唐。
但在被大唐连着消灭了几支军队之后,高句丽人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报复行为,被动防守。
在大唐的不断进攻之下,高句丽的实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渊盖苏文没有办法,于是决定与大唐议和,以减少大唐对高句丽的进攻与破坏。
第325章 民族同化[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