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动了谁的奶酪[1/2页]
第四百零七章动了谁的奶酪
明经举考试惊动了整个大唐,原本明经举是五姓七望等豪族的奶酪,但是现在却变成了庶族上位的阶梯。
李炎动了五姓七望的奶酪,自然会引起五姓七望这些豪族的敌视,五姓七望一些有志于出仕的弟子更是恨李炎入骨。
王?,字叔?,南梁尚书令王僧辩之孙。出身太原王氏祁县房支乌丸王氏。
唐朝建立后,成为隐太子李建成的心腹,贞观年间,征召回朝,历任谏议大夫、黄门侍郎、侍中、同州刺史、礼部尚书、魏王老师,封永宁郡公。
王?虽然才高八斗,但在认人上有些问题,先是跟了隐太子李建成,结果李建成的死对头李世民当了皇帝,后来他成了魏王的老师,结果魏王李泰却在争夺皇储的过程中死于非命。
魏王李泰死后,王?却一直不向李炎投诚效力,李炎见他年纪大,影响力已远非昔日,也就懒得理会于他。
然而这王?却开始和李炎做起对来。
他暗中招集五姓七望,哄托物价,为的就是提升五姓七望的声望,把李炎搞倒。
王?之所以想要搞倒李炎,一是因为他是魏王李泰的老师,想给魏王李泰报仇,二来,王?看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李炎太过强势,如果由李炎当皇上,那五姓七望必然永远臣服于李唐皇室之下。
而王?的野心很大,他想要五姓七望成为大唐真正的主宰,就如同南北朝时的士族一样,可以主宰国家的命运,甚至可以废立皇帝,如果大唐有一个比李世民更加强势的皇帝,那王?的野心必然无法实现。
而李炎太过强势,甚至远超李世民,有他在,五姓七望永远翻身之日,所以,王?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绝不能让李炎成为大皇的皇帝。
上一次五姓七望联合搅乱市场秩序,想以此威逼李世民废掉李炎的太子之位,但是结果,李炎却在经济上大败五姓七望,让五姓七望的生意差点赔了个底朝天,五姓七望为了生存,只好与李炎相妥协。
而这一次,李炎直接改变了明经举的录用办法,一下子就将五姓七望赖以生存的根基从根拔起。
从现在开始,五姓七望再也没有了政治上的优势,他们将和整个大唐的庶族共同公平竞争本就稀少的官位,这样一来,时间一长,五姓七望必定没落,甚至被排除在国家统治的核心之外,这是以王?为代表的五姓七望所不能容忍的。
五姓七望表面不与大唐合作,但实际上却掌控着大唐的经济与政治命脉,不少五姓七望子弟自视清高不肯出来为官,但大多数的情况下,这不过是一种策略而已,经过几次邀请再出山为官,那身价自然又不一样,重视程度也不一样,说一些五姓七望子弟沽名钓誉也不为过。
五姓七望大多数子弟虽不愿出山,但他们却绝不会让家族游离于帝国政权的核心区外,最终,还是会有一些五姓七望族人加入到国家的管理之中。
可是现在,李炎改良了明经举,这样一来,五姓七望的族人再想当官难道极大,再也不可能如过去那样,只要一推荐,经过形式上的考试,就可以上任为官。
现在的明经举,五姓七望子弟与普通庶族百姓子弟已站在了同等地位上,他们仅有的优势,只不过是家学渊博,在培养子弟的方法上要强于普通庶族与百姓而已。
然而通过平等的科举与明经举进入官府,远远没有过去那么容易了。
这一期明经举,一共是八十八人,虽说状元卢照邻是五姓七望子弟,可是总体来看,属于五姓七望的子弟竟然一共只有五人,而放在以前的明经举,八十八人最少也有要二、三十人出自于五姓七望家族,由此可见现在的明经举对五姓七望的打击有多大,这几乎就是毁灭性的。
王?现在想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如果让李炎当上了大唐的皇帝,以他的强势,五姓七望只能成为他的附庸,永远不可能再重现从前的辉煌。
而为了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只有把李炎从太子的位置上拉下来,让一个可以听从五姓七望摆布的人做皇帝,这样一来,五姓七望才能重新取得政治上的优势。
所以,首先要扶持起一个性格柔弱,可以与李炎分庭抗礼的人,让这个人当上太子,成为大唐未来的皇帝。
王?思来想去,把目光放到了晋王李治的身上。
第407章 动了谁的奶酪[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