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 武器!弹药!一条命![2/2页]
没有人说话。
兵凶战危。世事难料……
“报告!”
参谋的到来打破沉寂。
张庸点点头。
参谋进来。递给张庸一份密电。
是侍从室发来的。直接代替了军政部的命令。显然是老蒋的授意。
“坚守宝山、月浦、罗店方向。不得后退。违者军法从事。”
命令很简单。也很明确。
然而……
难度大啊!
这个方向,就是日寇主攻所在。
日寇的增援部队,就是在这里上岸的。是日寇的登陆场。
第3、第11师团,都是在这里上岸的。
对,指挥官就是罪大恶极的松井石根。
日寇后续调来的增援部队,也会在这里继续上岸。然后向西、向南发起攻击。试图将淞沪地区的国军包围起来。
“大家都看看吧!”
张庸将密电从桌面上推给吴克仁。
集体传阅。
这是侍从室的命令。
不是军政部的。
所以,可以理解为,这是老蒋的直接意思。
没有质疑的可能。
其他一切相冲的命令,都以这个命令为准。
没有抬头,就是发给张庸本人的。有问题,直接追究张庸。委座只管问责。
至于张庸接到命令以后,如何操作,他不管。
估计也没时间和精力管。
张庸也是昨晚才知道,国军已经在淞沪战场投入了三十多个师。
远远不是自己猜测的十个师。
全部都是中央军嫡系。都是从附近抽调来的。
黄百韬、黄维、罗卓英……
王敬久、孙元良、宋希濂……
很多熟悉的名字。
这一仗,可以说是将金陵周围的所有嫡系部队,全部抽空了。但是还不够。
所以,才需要从各地调集援兵。
然而,在各地援兵到来之前,这三十个师,估计凶多吉少。
全部都是中央军嫡系啊!都是老蒋的基本盘!
这一仗,基本是要将自己的老本打光啊!猜测老蒋现在可能有点走火入魔?
情急之下,对他张庸,也祭出了军法从事四个字。
不得后退。
军法从事。
冷冰冰的八个字。就是在场所有人的命运。
包括张庸。
有人在背后针对自己。
有人想要借日寇的手,将自己干掉。
但是,无所谓了。
暂时,张庸也懒得去多想。
宝山、月浦、罗店一线,是战斗最激烈的。
守住了,淞沪战场就能出现一点点好转。如果守不住,就会继续糜烂。
一切,都等他张庸活着回来再说。
“那我说吧!”
张庸语调低沉。
事已至此,只有拼命。别无他法。
“我的计划很简单。”
“就是和日寇混到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们和日寇的距离,不能超过五十米。哪里的日寇多,我们就往哪里挤。时刻和日寇犬牙交错!”
“要么,是我们杀死日寇。要么,是我们被日寇杀死!”
“只要还活着,就要继续黏着日寇。让他们无法发挥重武器的优势。”
张庸缓缓的说道。
所有人的脸色更加严峻了。
这是以命换命啊!
一个换一个。
或者两个换一个。
或者三个换一个。
只要上去了,就别想活着回来。
因为,你已经和日寇完全混杂到了一起,根本就不可能撤退。
事实上,侍从室的命令,也不允许撤退。
包括张庸自己在内。
沉默。
死寂。
“明白我的意思吗?”
“再次强调一次。我们和日寇的距离,不能超过五十米。”
“必须时时刻刻和日寇纠缠在一起。直到战死为止。”
沉默。
死寂。
“当然,如果大家有其他办法,也可以提出来。”
“就一句话,死在日寇的刺刀下面,我们还有拼命的机会。但是,如果是被日寇舰炮覆盖,连拼命的机会都没有。”
沉默。
死寂。
张庸不再言语。
已经说的够多。
剩下的,就是执行。
是否能够执行到位,就看各部队的素质了。
沉默。
死寂。
“附近有码头吗?”张庸忽然错开话题。
“有。太湖边上有码头。”吴克仁回答。
不明白张庸是什么意思。
要码头做什么?
“那好。各部安排人,到太湖码头去搬运武器。”
“主要是驳壳枪、冲锋枪、手榴弹。和日寇近战,需要这样的武器。”
“各部趁着夜间突入,然后和日寇绞缠在一起。”
最后还是忍不住又强调。
没有其他办法。
只有以命换命。
与其白白的被日寇的飞机、舰炮杀伤,不如和日寇步兵面贴身厮杀。
安排补充武器。
船运太湖码头。
很好。这边有个太湖。可以船运。
不要问运输船是从哪里来的。反正,你们到码头搬运武器弹药就是。
“我们先上吧!”
陆象壁缓缓开口。
其他人沉默。
不知道说什么。好像说什么都不对。
第1272章 武器!弹药!一条命![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