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水浒之荡寇枭雄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1章 大乾三年,泰山封禅[1/2页]

    大乾三年,天下风调雨顺……

    在祝彪登基的这三年内;

    他以工代赈,大修水利,更大力发展工农业;

    从工部流传出来的流水线生产法,使得民间有不少作坊陆续崛起。

    他重视教育,在京城,在各级城市,都有官办的学校。

    那些兢兢业业在官办学校任教的秀才举子,都给了他们一个功名身份。

    还有夺取的几个地方,东瀛和安南等国都富得流油;

    自给自足的同时,还能反哺中原不少。

    北辽现在也已经改牧为耕,种上了各种各样的农作物。

    原本辽国的一些百姓,大多数都跟着中原百姓学着垦荒种地。

    这些辽人其实在以前的时候,也是半耕半牧;

    现在成了全职而已。

    有些实在是不愿意耕种的百姓,都被聚拢到了西夏。

    官府在西夏给他们划分出一块块的牧场,使得他们互不侵犯……

    值得高兴的是,西方的大月氏,在西夏灭国半年后,就向乾国称臣。

    祝彪趁机派遣出了勘察师,将大月氏的几处富足的铜矿给占据了。

    使得乾国的铜钱铸造,还有火炮都迅猛增加。

    另外还有各路的将军,都开始精兵简政,锻炼精兵;

    一些年龄稍大的兵丁,还有受伤的伤兵,已经陆续领到抚恤,完成了退役……

    由于没有了天灾人祸,各地的税收都超额完成。

    如今充盈的不止是户部的国库;

    就连祝彪的小内库,也是盆满钵满。

    他偷偷划到自己名下的商船队、还有各地的酒馆驿站、以及各地的银庄;可谓是日进万金。

    祝彪这次泰山封禅的费用,就是全部由他的内务库出资……

    天下太平、阖家欢乐的不止是众多百姓。

    祝彪的后宫也是阖家欢乐。

    从他登基这三年里,后宫的三位娘娘,又陆续给他添加了三个皇子皇女;

    住在大宁宫的太上皇,再也不说烦闷了;

    三个只会哇哇大哭的孩子,天天都被抱到大宁宫……

    这时候,刚刚过完年不久;

    群臣在朝议的时候,礼部的柴进出列奏道:

    “启奏陛下,礼部已经做好万全准备,就等陛下南行山东,举行泰山封禅……”

    此时的祝彪,嘴上有了两撇小胡须;

    整个人显得又威严不少。

    他微微一点头道:

    “好,既然礼部做好了准备,朕就等过完十五灯会;

    灯会之后,启程前去山东泰山封禅……”

    随后众位大臣又商议了前去的人选;

    几个重臣肯定是要去的;

    还有大宁宫的太上皇,早就想着回故乡看看了;

    所以他自然要去。

    还有皇后,太子;自然也要跟着前去……

    这么一通预算下来,要去山东的人有近万人。

    这一路的花费,又用不到户部的钱。

    所以柴进和扈成二人以最好、最高的规格去办。

    心疼的祝彪嘴角直抽抽……

    ……………

    大乾三年,正月十六日;

    天气虽有些寒冷,但好在有艳阳高照,天地间没有一丝冷风。

    燕云城内,一排排的擂鼓手缓缓的敲响牛皮大鼓。

    一队队的长号手仰天吹起长号。

    京城内的道路上都站满了围观的百姓。

    李助、张叔夜等群臣在皇宫外列成两排;

    宫门口停留这两辆龙辇……

    “陛下驾到……”

第681章 大乾三年,泰山封禅[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