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贞观俗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79章 无上王[2/2页]

    “圣人特旨免去吕宋今年的税赋一年。”

    “臣谢圣人。”新任国王秦孝恭向着北方拜谢,二十八岁的秦孝恭,论辈份他还是当今天子的表舅父,皇帝的祖母天后是孝昌的亲姑姑,中宗皇后是他的堂姐,当今皇后是他从弟秦适的女儿,准皇太子妃秦氏则是他从兄孝忠的孙女。

    吕宋秦家跟皇族李家,从世祖承乾娶了秦琅的两个妹妹起,经高宗、中宗,再到当今天子,以及皇太子,已经五代与秦家联姻。而秦家从秦琅娶圣祖女儿太平公主李丽质起,秦琅的儿子、孙子甚至曾孙、玄孙也是五代跟皇家联姻。

    这种联姻,将来也肯定还会继续。

    这是由两家的特殊地位而产生的,只要如今这种局面不打破,这种联姻就会一直继续下去。

    秦家出了四朝皇后一位太子妃,将来肯定还会继续有第五位,甚至是第六位第七位皇后。

    而秦琅的正妻是太平公主,嫡长子秦俞的正妻是世祖承乾的公主,嫡长孙秦孝恭的妻子则是高宗的公主,现在的世子秦昭年方七岁,却也在当今天子继位的当年,便赐婚其嫡长公主予秦昭了。

    这样的代代联姻,其实已经跟爱情什么的没关了,跟当事人也没关系,只是两个庞大的利益集团的联姻。

    连秦琅都已经难以阻止这种政治联姻。

    “听说越王李贞在大理洱海起兵叛乱了?”秦琅问。

    “确有此事,不过朝廷已经发兵去平乱了,相信很快就能平定。”高福也不隐瞒,越王李贞乃是圣祖李世民的第八子,初封汉王,授徐州都督。

    他的年纪,跟秦俊一样,今年六十九快七十了。

    其母燕德妃,做为四妃之子,李贞在李世民诸子中地位还是不错的。甚至也算是圣祖诸子里命较长的。

    他的那些兄弟,每经一朝,总要有那么三两个卷入谋反案中被诛杀,李贞一直活到如今也算难得。

    与大多数李家皇族宗室不同,李贞和其十弟纪王李慎名声还算不错,长于骑射,又兼涉文史,有不错的行政能力,在分封地方后,表现的还是不错的。

    李贞的封地几经变动,最后封在洱海,朝廷设大理府,世封其为都督,这里最初原是侯君集封地,朝廷在贞观时深入南中地区,对洱海的河蛮诸诏的打压很成功,大理做为云南的两个支撑要点,尤其是后来开拓永昌、丽水、滇越等地后,大理更是必经之地,所以大理发展的很迅速。

    跟通海、昆明并称南中三大明珠。

    李贞做为世封皇族宗室,也曾为大理的繁荣有很大的功劳,但是年纪大了,也渐渐的就糊涂起来了。

    特别是在李昊刚继位时,徐敬业兄弟奉吴王李恪之子李琨谋反事败后,不少高祖、圣祖、世祖的皇子藩王卷入了谋反案中,被事后调查甚至受到牵连处置。

    其中既有确实发过牢骚的,也有纯粹就是被新皇趁机修理的。

    本来嘛,宗室诸藩分封边地,总也比较特殊的存在,要说谋反叛乱倒没几个真敢的,可天高皇帝远,平时难免会有点做威做服,甚至是欺压地方的事情,甚至有可能只是一藩王的某个子孙不争气乱来。

    但这种事情多了,朝廷诸公也不爽。

    恰逢新皇继位,又出宗室叛乱的事,诸公也就趁机找茬修理修理一下宗室们,也免的他们越来越过份。

    这本来也只是杀鸡儆猴的事。

    不过越王李贞的儿子,琅琊郡王李冲确实卷入了李琨谋反之中,同样被卷入进来的还有诸如韩王李元嘉的儿子黄国公李撰、霍王李元轨的儿子江都王李绪、鲁王李灵夔的儿子范阳王李蔼、虢王李凤的儿子东莞郡公李融等。

    眼看火要烧到自己身上,这些胆大的宗室们决定积极行动自救。

    黄国公李撰伪造了一封世祖皇帝李胤的过期诏书,说朕被李贤幽禁,诸藩宗室应当发兵救朕,然后李冲又用这封似的李胤求救诏令加料,后面加上了一句,朕打算将李氏的江山交给皇弟越王李贞。

    至于理由,自然是李贤母子后面站着秦家,他们意图篡谋李氏江山等等。

    要说此时世祖李胤都死了几十年了,你这个时候才拿出这诏书还有什么意义?

    但对于这群急火攻心想要自救的宗室藩王们来说,还真是什么招都敢用。

    李冲和李撰他们胆子也大的很,准备联络宗室诸王共同起兵,向洛阳勤王讨逆,到时拥立越王李贞继位。

    只不过这些人虽然上窜下跳的很欢,但真要玩命的时候,却并不齐心,大都迟疑不决。

    到了正式的约定起兵时间,只有李冲和李贞父子俩起兵了,其它诸王都还没准备好,有的是犹豫了,有的则是试图起兵但失败了。

    因为诸王在边疆封地上的护卫数量有限,而且军政财等大权基本上都在朝廷命官手上,想要造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没有足够的威望和本事,想兵变夺权往往是反被地方文武官员给抓捕关押起来了。

    李贞父子能起兵成功,也是因为李贞确实比较有能力也在洱海较有威望,他还有不少奴隶,同时跟周边不少蛮部关系也挺好,关键时候父子俩很积极,各种招揽亡命,大方许诺,又是假传旨意等等,还真就成功的夺下了大理城起兵。

    不过秦琅之所以有此一问,也不过是拿来当个谈资,李贞父子的造反,可能还不如李琨徐敬业他们当初的造反弄的动静大。

    李贞不可能造反成功,不过随着李贞父子正式夺了大理起兵造反,倒是可能会引发朝廷对宗室的又一轮大清洗。

    原本可能也只是想借李琨谋反敲打一下宗室,让他们规矩老实些,但经这么一闹,朝廷也只能狠狠收拾他们了。

    甚至秦琅都听到些传闻,说朝中有官员提出要罢世封之制,提出的人是个八品的小御史,但据说这人跟北门学士刘?之关系不错,所以这个削封之议很可能就是出自皇帝的意思,只是皇帝比较聪明,先找个小角色把话题抛出来。

    高福点点头。

    “这次宗室诸王参与谋逆造反的有十几家,太过骇人听闻了,自贞观圣祖实行世封之制以来,宗室分封边疆之地,可并没能起到屏藩朝廷的设想,反倒是每朝都有宗室诸王谋逆做乱,举兵造反,还越来越严重,如这次已经严重威胁到朝廷了。”

    “太师也是当年协助圣祖制订分封之制的宰相,如今这结果也是太师当年始料未及的吧?太师以为,这宗室分封之制,是否已经出了大问题呢?”

    秦琅听出他话里之意,这明显是代皇帝问的。

    “没错,当年圣祖定世封之法,我就是带头支持的那人,就算到了如今,我也依然还是坚定支持世封制的。世封制并没有错,错的只是那些造反的人而已。就算没有世封制,难道那些人呆在洛阳、长安,要是真想造反,就不反了吗?”

    “不能因噎而废食啊!”

    高福听到秦琅如此回答,也就点头闭嘴,他只是来代天子试探下秦琅对削藩的态度,既然秦琅已经明确表达了态度,那他的使命也就达成。

    至于最后是削还是不削,这些都不是他高福一个太监能决定的。

    “太师以为,若是朝廷停宗室分封之制,皆置于京师优养如何?”高福过了一会,又抛出一个问题,“当然,功臣世封,仍不改变,一如从前。”

    年轻的皇帝想把大唐宗室都当猪养,全关在京师,不让他们到地方上去,更不给他们实封,这种想法不算稀奇。

    毕竟历史上大唐的天子后来就是这样做的。

    搞十王宅百孙院,将宗室全扣在京师养猪,这样一来确实能够避免宗室在地方上叛乱了,但是如此一来,也与当年李世民期望的皇家子孙能够屏藩朝廷的希望背道而驰了。在晚唐,天下大唐江山崩坏之时,李唐的子孙基本上没有发挥出什么应有的作用,在黄巢攻入长安的时候,李家的子孙也只是被当成了猪杀。

    这方面还不如明朝,朱元璋把子孙放到各地养猪,可在明末的时候,起码还能拉出来当面旗帜,起码也还有过南明朝几十年的小朝廷。

    但大唐,却不曾有过,关键就是大唐的宗室政策的限制,既不能当宰相做大将军,又不能出镇地方,连科举都不行,只能在京闲养着,当贼一样的防,自然最后全养成了废物。

    李昊挺有心机的。

    虽说事不关已,但秦琅觉得眼下的宗室世封边地,虽也出了些问题,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比起关在京师养猪,其实分封到地方并没错。

    “我觉得圣祖当年定下的宗室世封之制很好。”秦琅再次表明态度。

    今天皇帝要削宗室的藩,他秦琅答应了,谁敢保证,皇帝削完宗室不会继续削异姓封臣们?

    “请高公回到洛阳后转奏天子,世封诸侯们镇守边疆,屏藩朝廷,总是忠心者更多的!”

第1479章 无上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